首页  关于载道  古书  挂品  手卷  真品  宋书房  载道学员 
用户名:
密    码:
 
新古籍

欧阳询虞恭公碑

 

 

 

《欧阳询虞恭公碑》碑帖古书

 

内容:国学名篇欧阳询千古大家书法

版本:宋拓藏本

碑帖欣赏:

专有名词:

温彦博、岑文本、欧阳询、欧体、昭陵

 

在中国书法史上,“楷书四大家”分别是欧阳询、颜真卿、柳公权和赵孟頫,四人中生活年代最早的一位是隋唐之交的欧阳询。

欧阳询(公元557年一公元641年),唐代初期书法家、书法理论家,他的楷书与行书都造诣极深。欧阳询曾任隋唐之际多个政权的高级文官,见证了从南朝到隋唐的波澜壮阔的历史,在唐初贞观盛世时因书法而名动天下,留下了《九成宫醴泉铭》《皇甫诞碑》等传世名作。《虞恭公碑》是欧阳询最后的传世作品,当时欧阳询已是81岁高龄,楷书艺术已达炉火纯青的境界。

《虞恭公碑》全称《唐故特进尚书右仆射上柱国虞恭公温公碑》,又称《温公碑》《温彦博碑》,唐贞观十一年(公元637年)十一月,刻于陕西省醴泉县昭陵南十里的九嵕山。顾名思义,《虞恭公碑》是虞恭公的墓碑。虞恭公,本名温彦博(公元574年—公元637年),曾做过宰相,死后追封虞恭公,因生前功绩而获得了陪葬昭陵的殊荣。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(公元599年—公元649年)的陵墓,是陕西关中“唐十八陵”中规模最大的一座。

《虞恭公碑》的撰文者是初唐宰相岑文本(公元595年—公元645年),碑文气势磅礴,文采斐然,生动地展现了温彦博波澜壮阔的一生,。岑文本虽然深受唐太宗李世民信任,享有官高禄厚,但他却始终以一介书生自居,道德清高,鞠躬尽瘁。唐太宗即位前,温彦博曾在唐朝与突厥作战时被俘虏,突厥可汗颉利知道他是唐皇近臣,向他逼问唐朝兵力虚实。温彦博临危不惧,不泄露一丝情报,颉利无奈,只能将他流放到阴山苦寒之地(后来得以返回大唐)。岑文本敬佩温彦博的人格,在《虞恭公碑》的碑文中给他以极高的评价,将他比作汉朝不辱使命的张骞、苏武。

《虞恭公碑》的书写者欧阳询不仅是一代书法大家,而且是一位书法理论家,其所撰《传授诀》《用笔论》《八诀》《三十六法》等都是他自己学书的经验总结,比较具体地总结了书法用笔、结体、章法等书法形式技巧和美学要求。唐初,唐楷已经系统地总结了南北朝时,不同地方、不同风格的书法艺术,发展出了一套独立的艺术体系。欧阳询的楷书技法代表了这一趋势,是这个时代的佼佼者,他的楷书彰显了盛唐泱泱大国的风度,为唐楷三百年翰墨征途的执牛耳者。其书学二王及三公郎中刘珉,自创一格,其字笔画刚劲,结体险绝,自成面目,对后世影响很大,人称“欧体”。而宋代浙江地区古籍刻本(浙刻本)便多用欧体作为古书印刻的标准字体。其书法综合了北方“魏碑”与南方“南帖”的优点,给人一种稳健而典雅的美感,并且没有晚期唐楷出现的种种特立独行的变化,适合初学者学习。故自古以来,习楷书者鲜有不临习欧阳询法帖。

明代文士王世懋认为:“《虞恭公碑》与《九成》《化度》二碑,俱称欧书第一。”能与《九成宫》并称“欧书第一”,足见该碑高超的书法水平。《虞恭公碑》碑文字体严谨匀整,书法气质工整肃穆、方正古朴、雍容典雅,体现出了初唐时期最标准的楷书风格,具有典型的“欧体”楷书法度严谨、笔力险峻的特征。

《虞恭公碑》现藏昭陵博物馆,其刻石在宋代下半截断裂,字多磨灭,故传世拓本字最多者亦仅存上半截。传世拓本以陆谨庭藏北宋拓本及嘉庆内府本为最。上图本清初为王闻远所藏,后归毕沅,毕氏获罪,没入内府。有王澍、翁方纲、王文治题跋,现藏于上海图书馆。

 

名句欣赏:

 

洋洋焉若洪河之东注,岩岩焉犹华岳之西峙。

高台凌霄,始於覆篑;长江维地,肇自涓流。

敛笏凤池,垂绅鸾阁,瑰姿月举,韶音玉振。

郭公申礼,空旋於辽海;张骞拥节,无功於月氏。

朝夕靖献,出纳廑随会之忱;远迩闻风,始终念苏武之节。

出险入危,风疾草劲。鼓箧穷经,超艺绝德。栽成吕锺,范围儒墨。非马擅奇,雕龙贻则。

 

原古书说明


书法者:唐代欧阳询(公元557年—公元641年)

撰文者:唐代岑文本(公元595年—公元645年)

书体:楷书

刻石时代:唐代(公元637年)

拓本时代:北宋(公元960年—公元1127年)

收藏地:中国国家图书馆

尺寸:24.8×11.9cm(割裱本)

 

载道藏书制作说明


制作形式:还原再造

制作技术:激光微喷

内文材质:中国宣纸

装裱材质:楠木、丝缎

装裱方法:手工古籍经折装

藏品出版:编号300套

出品:载道文化发展(北京)有限公司

出版社: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 

 
上一篇文章下一篇文章
版权所有  ©2012 - 2024  载道文化有限公司  京ICP备12039933号
欢迎关注载道微信平台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