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秦李斯篆书峄山碑》简称《峄山碑》,即后世所称《峄山刻石》,是现存最早的秦篆刻石。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,他来到了山东济宁邹城峄山,在此立下了这通石碑。
《峄山刻石》为秦相李斯撰文并书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载秦始皇曾上峄山(今山东省济宁邹城境内)立《峄山刻石》;后又上泰山,立《泰山刻石》;再东行至琅琊(今山东胶南县西南),立《琅琊台刻石》,其内容皆为歌颂他立国的功德,《峄山刻石》是他的第一个刻石颂扬其废封建立郡县的功绩。
原秦峄山篆碑,立于峄山书门。唐《封演闻见记》云:此碑后被北魏太武帝登峄山时推倒。但因李斯小篆盛名遐迩,碑虽倒,慕名前来摹拓的文人墨客、达官显贵仍络绎不绝。当地官民因常疲于奔命送往迎来,便聚薪碑下,将其焚毁,从此不可摹拓。到了唐代,有人叹惜秦碑被毁,便将流传于世的拓片摹刻予枣木板上。因此,杜甫《李潮八分小篆歌》中有"峄山之碑野火焚,枣木传刻肥失真"的句子。明代杨士奇《东里续集》,称峄山刻石有7种翻刻本(今称有9种之多),即"长安木"、"绍兴本"、"浦江郑氏本"、"应天府学本"、"青社本"、"蜀本","邹县本"等。《宋史》记翻刻峄山碑的郑文宝,善篆籀书,师事徐弦。今西安碑林所藏《峄山刻石》,便是南唐徐弦临写,郑文宝重刻的,现存于西安碑林第五室,圆首方座,通高218,宽84厘米, 两面刻文,共15行,满行15字。此石碑刻于宋淳化四年(993年),距今约有九百余年的历史。
载道藏书《碑帖观止》中的《峄山碑》选取的是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清代乾隆年间拓本,这版拓本为整幅原拓,十分珍贵。碑阳、碑阴合裱为一纸,高152厘米,宽145厘米,曾经顾千里等著名金石学家递藏。
《峄山碑》的碑文全部为四言韵文,字迹横平竖直,布白整齐,笔画挺匀刚健,风格端庄严谨,一丝不苟,字的结构上紧下松,垂脚拉长,有居高临下的俨然之态,似乎读者须仰视而观。在章法上行列整齐,规矩和谐,整齐化一、从容俨然、强健有力的艺术风范与当时秦王朝的时代精神是相统一的。名称:李斯篆书峄山碑
书者:秦 李斯
撰者:秦 李斯
书体:篆书
刻石时代:北宋(960—1127)
拓本时代:清(1616—1912)
藏本形式:卷轴 纸本
内框尺寸(厘米):152×145
现藏单位:中国国家图书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