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 关于载道  古书  挂品  手卷  真品  宋书房  载道学员 
用户名:
密    码:
 
新古籍

古籍善本:晋王珣伯远帖

      

 

晋王珣伯远帖

 

专有名词

    王珣  宣和书谱

 

法帖(碑刻)档案

东晋  王珣  纸本墨迹  手卷

30cm  442.2cm

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

 

释文或释文摘要

珣顿首顿首,伯远胜业情期,群从之宝。自以羸患,志在优游。始获此出,意不克申。分别如昨,永为畴古。远隔岭峤,不相瞻临。

 

创作背景

魏晋南北朝在中国历史上是大动荡、大变化的时期,同时又是一个思想大解放的时期。这个时期,战争和分裂,使得两汉以来处于统治地位的儒家烦琐经学和谶纬之学崩溃,文化专制受到削弱,思想趋于开放;哲学中玄学的兴起,佛教的输入,以及清议品谈风采的盛行,这些意识形态有消极的一面,也有积极的一面,在客观上促使魏晋南北朝时期学术、文艺的发展和繁荣,而书法艺术正是在这个时期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,成为我过国书法史上一个光辉璀璨时期。王珣出身当时的豪门琅琊王氏家族,从小于书法艺术耳濡目染,他的作品正式当时社会风气和王氏书风的最佳写照。

《伯远帖》是王珣写亲友的一通书函,因首行有《伯远》二字,遂以帖名。作为乾隆皇帝珍赏的三希堂“三希”之一,《伯远帖》又被人们称为“‘三希’之稀”,这是因为这件作品是“三希”法帖中唯一的一件真迹。在信中,王珣跟朋友谈起“伯远”这个人,只言片语中,诉说着书法家对这位旧友的无限思念与怅惘。

 

大师生平

王珣,(公元349年—400年)字元琳,幼时小字法护,为东晋著名书法家王导之孙,王洽之子,王羲之之侄(王羲之的父亲是王导的堂弟)。进入官场后,王珣先是在名臣桓温手下工作,后来又在名相谢安手下工作。谢安死后,王珣的地位更显突出,官至尚书令。世称王珣为“小令”,是因为族兄王献之曾为中书令(世称王献之为“大令”)。从王导到南朝齐时的著名书法家王僧虔,王氏家族是当时的著名书家。这条线索是:王导—王恰—王珣—王昙首—王僧虔。王珣在琅琊王氏家族中承上启下,在政界与书法界都是风云一时的著名人物。

 

名作品读

《伯远帖》的书写风格古逸洒脱,行笔峭劲秀丽,自然流畅。它的笔画较瘦劲,结体较开张,特别是笔画少的字显得格外疏朗飘逸,真有“如升初日,如清风,如云如霞,如烟,如幽林曲洞”的晋人韵味。同时,整件作品的文字线条收放间流畅洒脱,像一片一片正在绽放的花瓣;墨色在转折处的浓淡变化与重叠,也都如烟云幻灭,可以看到许多书写过程中的顿挫卷舒。

魏晋书法以其强烈的书写性一直为人称道。但是由于年代久远,当时名人的书迹流传到今天的已属凤毛麟角,名气大者如钟繇、王羲之等,真迹均已不传。《伯远帖》问世已有1600多年,年代之早仅次于陆机的《平复帖》,堪称书法史上的奇迹。历经千年,晋人墨迹竟被保存到现在,这真是我们现代人的荣幸。作为东晋时期琅琊王氏家族现存于世的唯一法书墨迹真本,《伯远帖》也是传世至今最早的法书珍品之一。他明确无误地告诉了人们晋人书迹到底是个什么样子,因此它对于研究东晋书法艺术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。

 

国宝传奇

《伯远帖》曾经北宋内府收藏,明代著名书法家、收藏家董其昌也曾收藏此帖,清朝乾隆年间,《伯远帖》收入内府,乾隆皇帝将此稀世珍宝与王羲之的《快雪时晴帖》、王献之的《中秋帖》一同珍藏于养心殿西暖阁,并将此阁命名为“三希堂”,遂使《伯远帖》成为大名鼎鼎的“三希”之一。

20世纪30年代,清皇室被逐出故宫时,老皇妃将《伯远帖》与《中秋帖》两件宝帖携带出宫,后卖掉换钱,于是此帖流散在外,辗转于乱世中。直到共和国建立后,1950 年,宝帖在香港出现,周恩来总理指示以重金将二宝购回,交由故宫博物院重新珍藏。

 

大家评赞

明代著名书法家、收藏家董其昌:王珣潇洒古澹,东晋风流,宛然在眼。

 

书史留痕(价值,定位)

“三希”宝珍里的唯一晋人真迹,潇洒风流中体会晋人精神。

 

 
上一篇文章下一篇文章
版权所有  ©2012 - 2024  载道文化有限公司  京ICP备12039933号
欢迎关注载道微信平台
返回顶部